张雪峰被封,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张雪峰被封,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昨天晚上就看到张雪峰被封的消息。如果是过去,这显然是一条炸裂消息,如同川普耳朵中枪那次,我本来要带孩子出去玩呢,一看发生个这么大的事,赶紧装模作样扑坐在电脑前面,洋洋洒洒一大篇,担心家庭拖后腿了,担心自己落后了,担心捕捉不到这个时代的情绪了。

后来想想,这个算是个啥呢。不是说川普不重要,但是他显然也没重要到去影响我生活的地步。搞评论的,在写作这块,总是潜意识地去追求时效性,担心吃不了热乎的,现在我要尽量克制这种劲头,过个半天,等菜凉凉再琢磨一下怎么吃,这样能够避免写出情绪上头的东西出来,尽管那个看上去更“爽”一些。顺便一提,昨天晚上,我就忍住了,带小孩去超市,买了点她喜欢的巧克力什么的,这个对我更重要。

我看到张雪峰方面对于此事的回应有两条,一个是张雪峰本人对《正在新闻》记者的回复:“禁止关注是账号问题”,说完这个,张雪峰就挂完了电话。回复的很deepseek,能够看出张雪峰应该是慌了,但是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张雪峰工作室工作人员对澎湃的回复:“正在反省”。

我不打算落井下石,尽管在公开场合,我应该是最早——在23年6月——很多人都在吹捧张雪峰说真话,拯救底层家庭,给孩子指一条明路的时候,我就发文章说张雪峰搞的这套不对劲了。我记得当时用了塞林格《九故事》里面的一个比喻,“逮香蕉鱼的人”。在《你最好少看张雪峰》的那篇文章里面我写道:“但是雪峰们以外的世界却认为,如果你想逮香蕉鱼,当下就能做到。”

很多我的读者还骂我,说我何不食肉糜,我们在说张雪峰呢,你扯什么香蕉鱼。留言我都放出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我的意思是,教育这东西是一个很漫长的东西,本事也是一点点增长的。我自己本人都经历过什么985,本硕博,但是扪心自问,我如今吃饭的本事,还真是我一点点在图书馆,出租屋,泡出来的。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写作,这些东西说实话,跟学校、城市,乃至专业,都没多大关系。本质上还是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在互联网上,搞写作,做视频比较牛的几位,很多学历也不大行,他们虽然是高中生,大专生,但是都做的比我好。在写作圈子里,毕业于浙大的押沙龙、以及南京大学的和菜头老师,他们算是名校出来的。但是他们的文笔和思考,大部分肯定还是自己一点点练的,跟学校没多大关系。和菜头学的是气象,跟写作有什么关系?相比之下,我也接触过很多学中文的科班的朋友,甚至是一些教授,写出来的东西,味道就不对,总感觉有很多绕来绕去的拘束,可能他们懂得太多道理了。

但是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感受和行动。我现在懂得的道理,跟我在十年前知道的其实没什么大的差别,但是我现在却可以感受到一些东西,一些沉睡在我体内的记忆被渐渐唤醒,通过一天天认真的生活,我也逐渐有了对他人的感受。比如兜里没多少钱,但是还要消磨一整天的感受。这些道理是学校教不了的,必须是来自于生活,当然有些欠缺反思能力的人,慢慢就麻木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从麻木中焕发共情能力,撕开自己身上的假面,找到更真诚的东西。

我说的这些,跟张雪峰被封还是没多大关系,我不想谈他的遭遇是不是跟捐款事件有关。我只是好奇,当时我在23年批评张雪峰的时候,很多骂我“何不食肉糜”的人,当下是什么感受,当张雪峰发出捐款豪言,我对其进行批评,那些指责我是不是因为张雪峰的话戳了我的肺管子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感受。

张雪峰在反思,我想,我们也要反思。但是东西还是这么个东西,这个是不变的。

我看过张雪峰一个视频,有人质疑他买粉丝,张雪峰现场发飙了,说他是一个老师,他这个人对数字很敏感很较真的,这个会影响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

可见当时的张雪峰还比较在乎自己的羽毛,而且他当时应该也确实对数字很敏感很较真。

两个关于数字的小插曲,能够让我们更了解张雪峰,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或是不变。

而我也将继续认真做事,认真逮我的香蕉鱼。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