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最大的娱乐新闻是“王家卫疑似剥削青年编剧”。
有一位青年编剧“古二”(本名程骏年,录音对话里叫他俊言),自称自己贡献了电视剧《繁花》的若干个重要情节,并把相关录音证据发在自己的公号“古二新语”里。
9月23日,“古二新语”账号被屏蔽所有功能,几年间推文均不可见。——这恰恰引发了公众对导演王家卫、署名编剧秦雯、《繁花》剧组最大的质疑。

“古二”说了什么?
“古二”究竟是谁?
他就是《繁花》片尾字幕里前期筹备组中的“前期责任编辑 程骏年”。

这个岗大概在全剧组什么职位呢,片尾字幕走完所有演员,走完顾问责编等人之后,开始兵分两列走职员表,就在那样一个不仔细找都找不到的位置上。

程骏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4级导演系导表混合班。

公开资料显示他参演过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此前主要活跃在话剧舞台,曾是孟京辉工作室常驻导演。

2012年程骏年前往美国学习电影和西餐美食,后取得电影制作硕士学位;自编自导的短片《Hey Judy》获得旧金山新概念电影节最佳短片故事片奖,同年入围戛纳电影节。

2016年他自编自导过一部网络大电影《肉女心经》(部分资料里该片片名为《瘦女心经》),后续没有上线。

程骏年(古二)因为会做饭,2017年曾经在小S综艺《姐姐好饿》担任“蓝带帮厨”。


因为在最近新闻中程骏年“古二新语”的维权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下文还是称呼他为“古二”。
根据“古二新语”其他推文,古二患有一种罕见病“肯尼迪病”,他以“肯尼迪病患者的渐冻人生”概括自己的处境。进入《繁花》剧组之前,他已经确诊。他是一个在剧组带病工作的人。

(根据网络资料:肯尼迪病和渐冻症一样都属于运动神经元病。 渐冻症患者往往在3到5年内就无法活动、呼吸,而肯尼迪病的病情发展会缓慢一些,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漫长的渐冻症,虽然并不致命,但依然面临手脚渐渐无力的事实。)
“古二新语”公号从2022年12月14日开始发文,第一篇推送即开始以小说形式记录自己在《繁花》剧组的生活:“新冠元年,哥们我在上海的一个剧组用爱发电……嗨,扯远了。话说墨镜他老人家和我很亲,每次他一感冒,我也会中招,反之亦然。”
文中还写了自己又要做饭又要写剧本:“凌晨四点,写完一稿。下楼转悠,想买药。正赶上剧组收工,我把新剧本塞到他手里,他把进口药放入我兜内。坐电梯,他哈了一口热气,搓了搓手,开口问,牛肉汤还有吗?我说,剧本和汤都热乎着。”(古二新语2022年12月14日推送《感冒土方 热乎》)
之后古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标题定为《黑暗中的荣耀》,显然借题韩剧《黑暗荣耀》,指剧组对青年编剧存在霸凌,而青年编剧在霸凌中还在坚持工作。这些文字介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不在《繁花》剧组的人很难看懂,最初关注者寥寥。
2023年12月,电视剧《繁花》官宣播出时间为本月27日,官宣后的2023年12月18日,“古二新语”发表文章,主张自己完成了该剧大量人物和剧情主线。

对于电视剧《繁花》剧本的创作和署名归属,古二的主张是:
那么概括古二的诉求,他至少认为自己应当是署名编剧之一。
请注意,这一天,电视剧尚未播出,而电视剧和原著几乎是两个故事,王家卫本人又以“海量创作素材谁都不知道他最后用什么”而著称。
可是,就在电视剧播出前,古二列出的几个角色和几条线索,的确在日后的剧版内容中相当重要,都是主要人物和主要线索。
就是在这篇维权文章中,古二晒出一份聊天记录,对方肯定了他提交的文档,并称让秦雯去细化。

聊天记录显示,2019年12月19日,古二发送给“W”(疑似为王家卫微信号)的文档中,提出了“噱头 派头 花头”的概念。
成片中“爷叔”的台词则是:“上海人做生意,讲究派头、噱头、苗头。”(本普通观众的感觉,古二文档里“噱头 派头 花头”这几个词更有海派味道。)

但是这则维权文章如同小石子一样沉入剧版《繁花》热搜轰炸的网络大海中。
两年后的2025年7月,“古二新语”恢复更新,但他更新或转载的文字对于不明内情的人来说还是有些难懂。8月开始“古二新语”陆续上传几段证明自己参与剧本创作的录音,依然没有更大的关注度。
2025年9月16日中午,“文娱春秋”根据古二公号内容整理了一篇报道《知名编剧窃取了我的 <繁花> 剧本,还骂我是狗!》,文章里表示,联系古二采访但没有回音,只能根据古二公开发表内容整理出事情前后。该文发布后被作者自行删除。

9月16日下午,古二发表第二篇正式的维权文章《我给繁沪做编剧的经历-小结》。(注:原标题就是把“繁花”写成了“繁沪”)
该文中,古二再一次总结自己在剧组的工作量,看过《繁花》的观众可以评估一下他声称的工作量占全剧多少:
古二在文中称,自己为了这些情节进行了大量采访,约采访产生了餐费,还要买参考书则产生了卖书的资料费,这些费用在剧组都不能报销。
古二称,因为长期熬夜写剧本、为墨镜(王家卫)挡酒、帮主创送宵夜,加上自己经常遭遇职场霸凌(“突如其来的当中呵斥”),加重了他的病情和肌肉萎缩。
古二回忆称,自己想告诉王家卫自己有罕见病时,王家卫的反应是:“你想问我要什么?”
古二称,自己每个月酬劳只有几千元,不包括编剧酬劳,但是他为剧本创作而进行的资料搜集和采访工作的成本又把几千元报酬花掉了。
古二回忆,秦雯(明星编剧)曾想让他离开剧组,王家卫(墨镜)说:“就几千块钱,又干助理,又能写剧本,多划算啊。”
该维权文章的结尾,古二晒出2019年1月19日完成的《乱世佳人》打印版剧本照片。

9月16日古二维权文章全文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之后几天古二还在继续更新录音证据,王家卫是否剥削编剧争议终于发酵到一些网络论坛。
9月19日,“王家卫繁花被曝剥夺真实编剧署名”冲上热搜。

9月20日,《繁花》剧组官微发布一则“敬请留意”声明,称全剧组2000多人都有署名,幕后工作会出纪录片。——言下之意是古二不过是“2000分之一”。

《繁华》署名编剧秦雯则称被造谣诽谤,即将起诉。

9月22日,“古二新语”发布一则录音,包含秦雯和王家卫调侃靳东、陈道明的内容。主要是秦雯在说,王家卫在附和,边上还有秦雯工作室的编剧许思窈,他们聊天的时候,古二在给他们做饭。此录音因涉及明星而引发舆论关注隔天上了热搜。

9月23日,“古二新语”账号被屏蔽所有功能,以往推文均不可见。
“古二新语”化作互联网上一团烟之后,《繁花》剧组官微才发布“严正声明”,称程某某(即程骏年,古二)为《繁花》前期资料收集小组成员,在《繁花》开机3个月后,未经与剧组沟通的情况下自行离开剧组,并擅自带走前期筹备所整理的资料,此后再无参与《繁花》后续的任何工作。官微还称,古二发布的文章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且偷录剧组主创私人对话,擅自对内容进行加工,相关方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今日网传一份《繁花》摄影鲍德熹的发声,指所有工作合同里都规定了职务和权限,是否采纳属于甲方权益,绝症不是博同情的理由,指责古二“不是故意搞事就是神经病”“没有任何值得同情的地方”。

王家卫微博始终未有发声。
古二和王家卫《繁花》剧组各执一词,王家卫是国际大导演,《繁花》是上影集团和腾讯的大项目,谁是弱势群体一目了然。如果王家卫认为古二只是负责前期资料搜集工作,大可以亮出剧本成品与古二提交的文字之间的区别,一条条讲清楚哪些是被他歪曲。既是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什么具体法律手段不能告知我等观众?
一个青年编剧声称被大导演和S+剧组剥削,不由分说已经封禁其账号,过往所有文字录音皆不可查看,这是何等权势何等震慑,我们普通观众在其他娱乐新闻纠纷里从未见过。发上网就双方亮证据,走诉讼渠道就静候法院判决。王家卫不会想告诉我们目前古二账号被屏蔽是他直接按投诉流程走完的结果吧,那麻烦给个教程教教我们怎么投诉的,咱被网暴的时候也学一学这么高效率的投诉方法啊?
总之,封号不会让王家卫占理,只会令王家卫、《繁花》剧组、腾讯企鹅影视、上影集团,更加失去公众信任。这些大导演大集团加在一起是多大的权势,如果你们真的认为剧组公平合理、没有剥削年轻人,就不要上捂嘴手段,拿出合同、拿出工作成果对比,才是最有效的澄清。
可供参考的信息
下一个问题是,以目前公开信息看,王家卫和《繁花》剧组是否存在剥削年轻人劳动的行为?
可供参考的几条信息。
一、香港《明报》2024年1月就刊载过一篇专栏文章,指王家卫《繁花》项目剥削了一位女性编剧的劳动。
《繁花》刚播出后不久,2024年1月28日,香港《明报》刊出一篇专栏文章,署名为“爱家姐妹”,标题为《 <繁花> 二三事》。作者称自己有个女性朋友进入王家卫《繁花》项目,当时原定写电影剧本,每写一段就被王家卫否一段,直到最后身心俱疲不得不退出。但是《繁花》电视剧播出后有几段用到了这位女性编剧的创作。她有苦说不出直接抑郁了。
全文见长截图。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二、古二与《繁花》剧组张姓制片人的对话。
(注:剧组声明称古二对录音内容进行了加工和筛选)
8月11日古二发布录音《繁花制片人与古二对谈》,内容为《繁花》剧组张姓制片人(“张哥”)与古二交流。
张姓制片人说,秦雯用了“枪手”。

古二说:“关键是,三条主线两条是我写的。”
来自剧组的张姓制片人说:“对。”

古二还称,参与剧本创作后,一次饭局上,胡歌和秦雯都在,“导演”让大家都敬自己一杯酒。

古二和张姓制片人分析,从那时开始秦雯心里不高兴,不想古二参与编剧署名。张姓制片人都认为,增加一个跟在秦雯后面的编剧署名,并不影响秦雯明星编剧的地位,领奖也会是秦雯一个人去领。

该录音还显示,疑似王家卫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态度。
(注:剧组声明称古二对录音内容进行了加工和筛选)
古二对张姓制片人称,“导演”责骂过自己“狗仗人势”。

古二说,有一次直接跟“导演”聊,说自己到了公司之后,觉得最过分的就是别人骂自己是导演的狗,“导演”答:“对啊。”

“狗”这件事让古二极为介怀,他公号的置顶文章就是《狗》,尽管这是一篇虚构和非虚构模糊的小说,小说中,两位编剧对“我”说:“你是你师父身边的一条狗。”

在古二与张姓制片人的对话中,张姓制片人还提到,自己早就察觉古二是不太可能当署名编剧的,想为他谋求一个“责编”的岗位,“导演”让张姓制片人跟总制片商量,之后没有下文。

(△“JK姐”应该指的是《繁花》总制片彭绮华,Jacky PANG)
注:剧版《繁花》成片中“责编”署名为秦雯编剧工作室的许思窈,也就是录音中经常跟秦雯一起出现的女性编剧的声音,录音字幕把她的名字写为“许四一”。秦雯的丈夫王光利则排在许思窈后面署名了“前期导演”。

此外,张姓制片人也表示了对王家卫泽东电影的不满,说做完这部戏此生不会再跟泽东合作。(注:剧组声明称古二对录音内容进行了加工和筛选)

《繁花》剧组规模过于庞大,人员众多,难以判断张姓制片人是哪位,是什么层级的制片人。
三、古二对张姓制片人讲述剧本创作过程与旁证。
上述录音中,古二对张姓制片人讲述了自己被拖入剧本创作的过程,称是王家卫主动问自己会不会写剧本,古二写了之后王家卫很满意。
(注:剧组声明称古二对录音内容进行了加工和筛选)
原话较长不再截图,文字摘录部分如下:
「那个时候她(秦雯)第一稿写崩了,老王找了一堆江湖上的人试笔试稿,天天有人来,写完之后进去开会,过一天又来又换一个。试了一轮之后,老王突然有一天找我说,那个秦雯的第一稿我给你看。把我拉到他房间说让我看,不让我出去,他说他去开个会,说看快一点。我看完之后,他说你知道问题缺在哪?我说缺传奇。他一听,她说你是会写剧本的?我说我会,不敢讲,但是我写过。他说行,我给你六个字:“传奇、牛逼、能打”,明白了吗?我说行,好像明白了。……他说我给你五天,我说行,五天后写完之后,他一开始这样看,后来这样(古二比划导演动作,根据其他推文,导演从单手托腮到双手支撑到双手抱胸,合上剧本后倒扣在桌上,表示满意)。我当时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因为那时我就是,已经是真的,有场号、有转场、有气氛。他好像是在会议室里待了27分钟,因为那个时刻对我人生很重要。27分钟之后,他走到会议室那个大厅,不是会议室,是办公室那个大厅,在那愣了一会儿,突然一下子快速走向我说,你知道里面有些标点符号,你其实可以再稍微地怎么样怎么样。然后我刚刚要跟他再聊,他噌就跑了,我追都追不上。
结果后来过了大概两天,开大会,然后拿了我写的那本东西,说:这本东西就是我们要拍的东西,就是我们要拍的《繁花》。你们所有人,每个部门,制片组、美术组、前期筹备组,包括将来的,都要熟读这本东西,不仅要读,一定要去体会、去想像里边的画面、里边的烟火气、里边的味道,它打开了我们《繁花》的世界。这本东西是程骏年写的。我当时一下子就……后来这本东西就丢给了秦雯,她原来写到七集卡住了。然后我这东西进去一下子撑到了……」
今日凌晨,微信公号“玛侬”发表声援古二文章,提供,一张《繁花》剧组工作照片,证明“程某某(古二)先生梳理出第一条李李可参考的前半生”。
请注意喜报下还有一行英文小字:Of cour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rector,“当然,在导演的领导下”。

该篇声援文章还提供多张截图证明古二在剧组辛苦工作。(原文见→)

四、古二提供了疑似秦雯和助手许思窈的私下对话。
“古二新语”8月24日发布:《著名编剧秦某自曝:她承认是别人了写了墨镜王的FH剧本》。
(注:剧组声明称古二对录音内容进行了加工和筛选)


五、目前录音显示古二的确一直在跟王家卫、秦雯、许思窈做饭。
虽然剧组声明称古二对录音内容进行了加工和筛选,但是我一时想不出有什么古二没做饭被剪辑成做饭的思路,请聪明的读者指教我一二。
古二新语8月24日发布录音中最后几秒:


古二新语9月8日发布录音最后几秒,王家卫跟他说牛排要五分熟。



古二新语9月22日发布录音中,王家卫和秦雯谈论陈道明等人后,古二给他们上菜。

目前《繁花》剧组只承认古二是“前期资料收集小组成员”,请问这个岗位的职责难道包括给王家卫、秦雯等人做饭?
这个剧组就是这么安排员工的,一个负责资料搜集的人额外要做饭?以什么名义呢?就算只有资料搜集和做饭两份工作,应该开多少钱?
古二是法国蓝带西餐学院旧金山分校学过烹饪的,就算他只是导演的私人厨师,这个级别应该开多少钱?
而古二自陈月薪只有几千元。
最微小最细部的事情来看,王家卫和剧组对待员工就是有问题啊?
六、关于古二连载的小说部分。
古二公号连载的小说部分,以《繁花》剧组生活为蓝本,但手法又不像纯记录现实,主要内容都是“我”(“后生”)被剧组各色人等霸凌,做饭、写剧本、给导演当私人助理,被人绊跟头,为了给导演扶好导演椅跪倒在地,为导演装烟灰缸等等,也写了剧组人事斗争,一位联合导演如何进行“宫斗”。根据我们力所能及的查证,其中至少存在虚构或发挥内容。因此暂时不纳入证据。
但另一方面,这种创作中也体现出古二的剧组生活回忆里有深深的创伤。
七、工作时长。
根据古二回忆,自己是2018年年底进入王家卫项目工作,他自称为王家卫工作三年。上文提到声援古二的“玛侬”,提供照片显示2019年1月,剧组白板上已经庆祝古二理出李李故事线。
而《繁花》剧组的“严正声明”里,只提古二“开机三个月后擅自离开”。只看该声明,会记住“三个月”这个时长,但去追溯古二的叙述,他说的是“三年”。
八、事实可讨论部分。
古二提供录音指,剧情里中国股市早期的“宝延大战”线索,自己很了解时,秦雯对此还一无所知。

但另一方面,讨论工作的录音也显示,王家卫、秦雯、许思窈经常提到采访“应老师”,这应该是《繁花》片尾署名“股票顾问”的中国资深股评人及作家应健中。《繁花》播出后应健中也接受采访,剧情中股票相关内容有很多部分直接由应健中提供,应健中就男主阿宝与股市的故事写了两万字外传。

列出这部分事实是想说,古二举证自己工作量的部分,并非不容易质疑,现在,喜欢《繁花》的观众也在尝试找出支持剧组结论的线索。
那么,古二的账号直接被屏蔽所有功能才是更不可理解的。剧组为什么不能向公众详细举证,以厘清古二的工作量和署名、酬劳等是否合理?
“捂嘴”只会失去公众信任。
重新审视王家卫
王家卫对待演员的方式是多年来的江湖传说,NG多次是创作需要,但如果是极端的不说清理由的重复劳动,算不算另一种职场霸凌和服从性测试?


若干次让演员“一剪没”,是极致的艺术创作需要,还是做好前期准备本可以规避的无效劳动?
王菲对他这一套无所谓,王菲的演艺事业受影响了吗?

他是著名的时间没谱和拖延症,但是到国外拍《蓝莓之夜》,不是几个月就杀青了吗?还是得有健全的合同、法律和工会制度能治他啊。


2016年,王家卫面对《摆渡人》如潮恶评,发布“我喜欢”,引发全行业各位明星名人转发“我也喜欢”,当时已经斯文扫地了。


2023年年底剧集《繁花》一上线,片头曲就撞了《继承之战》,此事剧组从未回应。

我们吐槽《繁花》的影评,那年也被删了。

这些年来大家给王家卫加的江湖传说,都应该一并祛魅。
王家卫若想主张这部剧没必要给古二署名,请拿出古二给你的文字,对比成片,一目了然。
想证明自己没有职场霸凌古二,你倒是出来说说你给他多少工作量,给他开多少工资,有没有语言贬损他的人格。
其实那些录音里印象最深的一刻是,王家卫听说古二的创意叫“乱世佳人”,马上反应过来:这不能过的,怎么是乱世,现在是盛世。
如果真的存在文青至暗时刻,那不是王家卫转发屏摄微博,是王家卫说,不能过的。
王家卫不是不谙世事的天才,他是熟知人间功利的、会对身边人开展服从性测试的成功人士。
是否做了“大人物”就注定会这样?我等小人物不知道。
如果有条件,很多人都想消灭掉批评自己的人。
是否我们一定要活成这样。
~更新的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